当前位置:首页 >> 新技术、信息化 >>详细内容

我国装备制造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超30%

来源:  国际金属加工网     时间:  2015-03-04 09:53
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表明,我国经济正处在向中高端演化的过程,并将持续这一过程,在劳动生产率与能耗指标的一升一降间,我国经济正逐步告别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高技术、低消耗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为何中国高铁、特高压全球热销?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4%,已经奠定了中国智造走向海外的基础。
国家统计局26日对外公布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态势明显,工业向高端化转型演变。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2.3%10.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02.2个百分点。
首次披露装备制造业占比
国家统计局进一步披露,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4%
由于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是近年来才明确具体类别的多行业叠加复合型产业分类,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目前官方对此最权威的数据。上述数据也是最近几年来国家统计局首次在年度统计公报中公布装备制造业占比情况。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而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在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居民消费升级的多重因素推动下,服务业增长强劲。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比第二产业高0.8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第二产业高5.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在评述上述数据时表示,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表明,我国经济正处在向中高端演化的过程,并将持续这一过程。
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7.0%
来自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在市场倒逼和政府引导下,质量型、差异化竞争逐步代替过去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2313/人(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提高7.0%,这是劳动力素质提高、科技进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年扩大1.1个百分点,创下十二五以来最大的年度降幅,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达标可期。
去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经济增速放缓但结构转优的过程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工业、制造业的比重在进一步下降,地方和主要工业行业对于节能环保标准的执行进一步严格。这都使得中国在2014年不断刷新季度能耗下降的新纪录。
2014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的工作目标是,2014~2015年,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从目前完成的情况看,单位能耗应该已经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除了单位GDP能耗之外,中国去年单位水耗也在下降,其中万元GDP用水量比上年下降6.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6%;铜、钢、烧碱、水泥等产品的单位生产综合能耗持续下降。
谢鸿光认为,在劳动生产率与能耗指标的一升一降间,我国经济正逐步告别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高技术、低消耗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非金融领域FDI增长14.1%
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吸引了更多的外资。全年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3778家,比上年增长4.4%,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96亿美元,增长1.7%
上海自贸区经验多点推广,服务业市场准入进一步扩大,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60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
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我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全球化竞争,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全年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FDI)10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1%。企业海外并购取得突破,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效率不断提高。
 

模具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100元/本     联系电话:010-88356463 更多
首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工作 | 联系我们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主办唯一官方网站
中国北京海淀区首体南路20号国兴家园四号楼505,506室  邮编: 100044
电话:010-88356463  传真:0086-10-88356461
电子邮件:cdmia@cdmia.com.cn
网站:http://www.cdmia.com.cn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758号   京ICP备17039305号-1
版权所有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未经同意请勿转载